(健康醫療網/林怡亭報導)天氣太過潮濕,導致汗不易留出來,悶在體表,就容易使人出現頭暈等現象,以傳統中醫而言,又稱為風濕頭痛;台南開業中醫診所院 長陳宥任指出,主要是因頭皮含微血管網,當表濕太重,就會使頭皮血液循環代謝變慢,促使頭皮缺氧造成緊繃,出現頭痛等症狀。

尤其若濕氣太嚴重,也會間接影響腸胃功能,像是想吐、脹氣等問題;陳宥任說,風濕型頭痛的主要症狀就是感覺頭上被很緊的東西包覆,肢體沉重、眼睛乾澀等,這時可透過平時保健來加以改善。

院長陳宥任進一步說明,像是避免喝冷飲,減少冰冷產生濕氣影響腸胃機能的機會,洗頭時也應盡快吹乾頭髮,可預防風濕頭痛的發生,另外,若發生頭痛時,則可在風池、肩井等附近穴位刮痧,並且服用溫熱開水讓身體流汗,可有效舒緩症狀。

平時也可透過紫蘇葉泡水喝,因紫蘇具有祛濕祛風的作用,能防範風濕頭痛的發生;陳宥任提醒,必要時,也可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,透過中藥藿香、紫蘇、荊芥等,或蒼朮、白朮、陳皮等的幫助,都能有效改善頭痛症狀。

文章來源自: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作者: 健康醫療網/林怡亭報導 | 健康醫療網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馨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