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臂、大腿、臉頰等部位常有如粉刺般的白色突起?注意!可能是「毛囊角化症」所引起。一名22歲正值親春年華的女大 生,從青春期開始,發現自己的四肢、兩頰等部位,常會出現白色如粉刺般的凸起物,密密麻麻的有礙觀瞻,動手擠壓後,發現擠壓的部位常會變得粗糙、反黑,尋 求皮膚科醫師診斷,發現是遺傳性的皮膚疾病「毛囊角化症」所致,在1個月的藥物塗抹治療後,終於讓皮膚恢復光滑、潔淨。
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,所謂的「毛囊角化症」是一種自體顯性的遺傳皮膚疾病,由於此類型患者的毛孔角質異常增生,使得毛孔容易被角質堵塞,也就使皮膚出現許多像白頭粉刺般突起,甚至是平面的白色小點。一旦症狀出現,多會是大範圍的分佈,嚴重影響肌膚外觀。
粉刺與毛囊角化症分得清 生長部位是關鍵
「毛囊角化症」的症狀與白頭粉刺相當類似,因此,很容易造成民眾混淆,認為這樣情形也是粉刺的一種,於是像去除粉刺般,用擠壓的方式處理。不但,無法有效根除,過度擠壓造成傷口,恐會引起毛孔、毛囊發炎,長期反覆下來,易造成黑色素沉澱,使肌膚看起來暗沉、粗糙。
趙昭明醫師強調,毛囊角化症的症狀確實容易與粉刺混淆,但仍可以透過生長部位的差異,進行簡單的辨別。一般來說,粉刺多會生長於臉部的鼻子、下巴、 額頭等部位。而毛囊角化症,則會侷限於臉部兩頰、手臂、大腿等四肢部位。因此,民眾若無法確定自己是哪一種問題,不妨以症狀發生的部位來做簡易的區分。
毛囊角化症伴過敏 治療首重去角質
毛囊角化症的發生,是因為患者本身角質不正常增生,造成毛孔堵塞所引起。但也因為此類型病患的角質生長過於快速。在治療上多需要透過額外的物品來協 助角質代謝,效果較為顯著。因此,一般皮膚科醫師在臨床上,多會選擇具有加速表皮細胞代謝的A酸、水楊酸、果酸等酸類成分的藥物,或是有利角質代謝的尿素 來治療毛囊角化症。
不過,要注意的是多數毛囊角化症的病人,除了有角質異常增生的問題外,經常會伴隨著敏感性肌膚、過敏等症狀。而酸類成分的產品,雖適用於幫助角質代 謝、減緩毛囊角化的症狀,但對於敏感性肌膚的朋友,還是稍嫌刺激。建議民眾在使用酸類成分的藥物、保養品後,一定要注意加強肌膚的保濕,才能減少肌膚紅 腫、脫皮發生的可能。
緩解毛囊角化症 養成日常好習慣
由於毛囊角化症屬於遺傳性疾病的一種,在臨床上尚無法完全根治。一旦民眾疏於注意,症狀又會再度發生。雖是如此,有毛囊角化症問題的民眾,還是可以 透過改變一些日常生活的小習慣,避免刺激皮膚使症狀惡化,達到預防、減緩症狀的效果。如洗澡時,水溫不宜過高,盡量維持在40℃左右較為恰當;並定期去角 質,做好日常保養,都是減緩毛囊角化症發生的好方式。
【醫師小叮嚀】:
另外,趙昭明醫師也提醒民眾,A酸等酸類成分有光過敏的特性,若單純塗抹在四肢,因為有一物的保護,不需過度擔心。但若需塗抹於臉部,則建議在晚間 使用,若早上非得使用,務必要清洗乾淨,才不會因為光過敏造成反黑現象。特別要強調的是,A酸、果酸等成份對肌膚仍是有一定的刺激,民眾最好還是詢求專業 醫師診斷,確認適用與否,再使用較為恰當。
文章來源自: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%E5%88%A5%E6%90%9E%E9%8C%AF-%E6%AF%9B%E5%9B%8A%E8%A7%92%E5%8C%96%E7%97%87%E4%B9%9F%E5%83%8F%E9%95%B7%E7%B2%89%E5%88%BA-141035191.html作者: 華人健康網 記者洪毓琪/台北報導 | 華人健康網 –
留言列表